第221章 东南来人 中(2 / 2)

许嬷嬷奉了贺宁馨的指派,去了简家的祖籍东南万州。除了简家在东南道享有盛名以外,卢家和裴家也都是东南道数得上名号的大家子。

万州简,越州裴,还有范阳卢,便是东南道在隆庆朝最享盛名的三大家族。不过在如今的宏宣朝,就只有万州简和越州裴,范阳卢已经被彻底抹去了……

许嬷嬷此去,一是去查探简家被贬回祖籍的那些年,简老夫人都做了些什么事,帮过什么人,又跟什么人结过怨;二是从简家的祖籍请几个年高有德的老一辈人过来见见面。虽说这些人只是简家的旁系偏支,但是辈份高,年纪大,当年也是见过世面的,兴许知道什么事也说不定。这三吗,便是去范阳卢的地界儿走一走,看看能不能找到幸存的卢家长辈。

卢家的嫡系当年被庞太后以各种手段打压,家产被充公,在朝为官的都被削职为民,赶回范阳。而卢老太爷是卢家当时的家主,便是简老夫人的亲爹,被庞太后一道懿旨,判了流放西南边陲蛮荒之地。卢老太爷和卢太夫人当年也是快五十的人,老两口遣散了家业,自己背着一个小小的包袱,跟着押解他们的人上路了,从此就杳无音讯。

被除了功名的卢家嫡系没了依靠,只好守着范阳耕种最后剩下的几亩祭田度日。后来就这剩下的最后一批卢家人,也没讨到好。那时候简家也被贬回了东南万州,卢家庄上的人彻底没了指望和依靠。有一晚,庄子上进了马贼,将全庄子的人掳得掳,杀得杀,只有卢珍娴和她爹娘当时因为正在卢珍娴的外祖家作客,躲过了一劫。

卢家庄随后更是被马贼一把火烧得精光,夷为平地。

卢珍娴的爹是卢家老太爷的嫡亲弟弟之子。这个消息传开之后,范阳的人都说是庞太后使得坏,要灭了卢家庄,那马贼一定是官兵假扮的,唬得卢珍娴的外祖家不肯再收留他们,给了他们几两银子,让他们去别处投亲去。

卢珍娴的爹娘无法,不敢回被烧毁的卢家庄,担心有人在那里“守株待兔”,便隐姓埋名,连夜起程,去了万州府,去投靠已经被贬回祖籍的简家一家人。

简老夫人见到自己娘家的表哥、表嫂,当然是万分欣喜,热情地留了他们住下。可惜这两个人没有大福,虽然逃过了卢家庄的劫杀,却很快在东南万州的简家庄上染了恶疾,没过几天,也就下世了。

传承数百年的卢家,如今只剩下卢珍娴和简老夫人两个女人。

这些事情,贺宁馨有些是从简飞扬那里听来的,有些是从卢珍娴那里听来的。而所有的消息,都是只到三四年前,简家起复上京之时。那时候,简飞扬早就离开了万州许多年。他对西南寿昌府,怕是比对东南万州还要熟悉些。而卢珍娴只是寄居在简家的孤女,当然更没有人力物力,去继续关注东南万州的情形。

贺宁馨嫁到镇国公府后,很快就发现了简老夫人的诡异之处,却苦无实证,无法真正揭穿她。——贺宁馨知道,如这些脾性、手艺,还有外在的气质、修养、仪态,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想靠这些揭穿简老夫人的真面目,无异于是痴人说梦。搞不好,就要被简老夫人反咬一口。这种反咬,可不是一般的口舌之争,而是可以让简老夫人用“孝”字做大旗,让她直接下堂的。

以贺宁馨一向谋定而后动的脾性,当然首先就想到去祖籍寻找切切实实的人证和物证。——如果简老夫人真的有问题,以如今的情形来看,各方人士都死得死,散得散,其难度实不饬于扳倒庞太后。

贺宁馨本来都做好了许嬷嬷会无功而返的准备,所以听说许嬷嬷居然带了“贵客”回来,贺宁馨就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走路的步子都轻松了许多。

来到平章院正屋,贺宁馨站在正屋门口,并没有进去的意思。

扶风和扶柳刚刚才见识了贺宁馨的厉害,一时还有些不能适应,有些沉默地垂手侍立在她身后,没有像以前一样去劝她进去,又或是寻人去外院看一看。

贺宁馨端立在台阶上等了一会儿,见还没有人从二门里过来通传,微微有些奇怪,轻轻地“咦”了一声。

扶风和扶柳对视一眼,这才敢说话。

扶风上前一步,对贺宁馨轻声问道:“夫人,可要奴婢出去看看,外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贺宁馨刚要点头,平章院的大门处奔进来一个人影。

大家定睛一看,正是外院的大管事东兴,像是一路小跑过来的,很着急的样子。

“原来夫人在这里!——小的刚刚让人去致远阁传话,回来的人说夫人不在致远阁,直接去平章院了。所以小的就亲自过来了。”东兴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有些气喘吁吁地道。

贺宁馨心生不悦,脸上却未露出分毫,缓缓地问道:“怎么人还没有进来?”简家的宗族里,简飞扬是族长,嫡系人马都在这镇国公府里。祖籍的那些人不过是旁支远族,就算是年纪大一些,辈份高一些,也不至于让自己这个一品诰命国公夫人出大门迎接吧?!

从刚才扶柳报信,到现在贺宁馨来到平章院,总共也有半个时辰了。镇国公府虽然大,可是坐了轿子,从外门到二门上,也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这是知道她对他们有所求?所以故意摆架子?

东兴听出来夫人生气了,忙回道:“许嬷嬷带了两位贵客过来。一个是咱们家出了五服的二叔公,还有一个,”说着抬头瞥了贺宁馨一眼。

贺宁馨脸色平静地看着他。

东兴一咬牙,道:“还有一个,是老夫人的娘亲,卢太夫人。”

******************

先谢谢大家的粉红票,回去再一一答谢。

另外文里怎么在京城做大官的人,不敢非议庞太后,但是远在别处的平头百姓却敢呢?——这不是bug,是咱们国家历史上的正常现象。想想袁崇焕,他被处死的时候,大明朝也就是京城里面的人恨他入骨,外地的人都为他喊冤,都骂崇祯昏庸……还有很多别的例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希望有人说俺自相矛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18wenku.)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