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怪事 第47节(2 / 2)

接着爸爸又把半仙主播给他的符放进了我存放货物的客房,说:“这样子就刚好每个房间都有了。”

其中我房间里是最多的,窗户上有我们县城里的半仙画的符咒,衣柜上挂着楞严咒,门上还贴着符。

“怎么那个女鬼一直缠着你?”爸爸有些不理解,问我:“是因为什么原因缠着你不放呢?难道就为了抓个替身?”

听到爸爸这样说,妈妈也觉得有些奇怪了,也问道:“对啊,为什么呢?如果是为了抓替身,为什么不去找别人,而是就盯着你这么大费周章呢?”

“我怎么知道?”我说道,“不过我听说有些鬼抓替身是要看命格,可能我的命格很适合她,而且那座山现在也没有人过去了呀,所以她不就得找我吗?”

爸爸妈妈对我的说法有些半信半疑,不过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相信,毕竟他们也想不到有更好的解释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女鬼又过来敲窗户了,只不过窗户上面被画了符,只要她一敲窗户,窗户上面的符就会亮起来。

女鬼似乎并不害怕这个符,而且也不受到这个符的伤害,但是因为有这个符,她也没有办法进来。

于是我躺在床上,有些洋洋得意,毕竟我觉得女鬼一直给我的感觉都是很神秘,现在连我家里都进不来,就让我觉得她有点不太行。

女鬼见没有办法把我的窗户给敲开,只好暂时先走了,于是我放心的闭上了眼睛,觉得女鬼应该是知难而退了。

只是我没有想到,我刚进入梦乡没一会,女鬼就又重新返回了。

我梦见我正在跟爸爸妈妈一起吃火锅,这么冷的天气,吃火锅最合适了,就在这时窗户被敲响了。

我们都一同转过头去,发现窗户外面是一只信鸽,它的嘴里还叼着一卷纸,想必应该是谁写给我们的信吧。

于是爸爸问妈妈:“是写给你的吗?”

“不是。”妈妈摇了摇头,“我今天还没有写信,会是你的吗?”

“也不是。”爸爸摇了摇头,“我今天也还没有写信,难道会是小珍的?”

说完,爸爸妈妈都同时看向了我。

“不是我不是我。”我也摇了摇头说:“我今天也还没有写信。”

这时,我们又同时看向了信鸽,既然我们一家三口今天都还没有写信,那这信鸽送来的信又会是谁的呢?

“我们过去看看吧?”妈妈提议道,“我们看了再给他塞回去。”

“这样不好吧。”爸爸说,“万一这只信鸽只是走错路了,我们又把别人的信拆开来了,这样多不好,不尊重别人的隐私啊。”

“那怎么办?”妈妈问道:“就让它一直在这里站着?这样也不好吧?”

“说不定待会他自己就走了呢。”爸爸说道:“别管它,继续吃东西吧。”

说完,爸爸就又开始动筷子夹毛肚吃,我盯着那个信鸽看,发现它的腿上绑着的那团纸上面写着一个郑字。

于是我想起来了,这应该是郑老爷子给我们写的信,我把这个事情跟爸爸妈妈说了,他们点头说:“那你去看看吧。”

“好。”于是我放下筷子,一步一步往信鸽的方向走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每走一步,心里都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不要靠近。

但是我却没有办法控制我自己的脚步,哪怕我心里不想靠近,但我还是一步一步的靠近了。

就在我靠近阳台门的时候,我直直地停住了,因为我看见在阳台门那边的信鸽,正歪着脖子看着我,此刻它自己完全停止了呼吸。

我有点害怕,不敢把门打开,接着我从梦中醒来,发现女鬼正在窗户外面,用那双没有眼白的眼睛盯着我。

而我,差一点就要过去打开窗户把她放进来了。我被吓了一个激灵,立刻拉上了窗帘,躲进了被子里。

女鬼见计划失败了,只好又敲了敲窗户:“嘻嘻……过来给我开窗户呀——”

我不去听她的声音,用耳塞把耳朵塞住,但也不敢再睡觉,睁着眼睛到了天亮。

第88章 躲起来

女鬼的骚扰还在变本加厉,甚至我都不敢睡得太深,只敢浅浅的睡下去,只要有一点点声音都会把我吵醒。

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就是我变得越来越嗜睡,有时候白天困得不行睡着的时候,只要听到一点点声音都会醒来。

我眼底的黑眼圈越来越重,妈妈见我日益憔悴,给我熬了不少补汤,但是这样的作用并不大。

“最近那个女鬼还在骚扰你吗?”妈妈一边给我盛汤一边问我。

我接过妈妈手里的汤,点头:“是啊,但是因为窗户上面有符,她进不来,就一直在敲我的窗户,吵得我睡不着觉,要不就是让我做噩梦。”

“那这样应该怎么办?”妈妈也有些苦恼,毕竟我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没事,别去管她。”我喝了一口汤,对妈妈说道。

中午睡午觉的时候,我不敢回房间睡午觉,只好躺在了客厅的沙发上睡午觉,客厅里有阳台那边投射进来的阳光,即使是现在天气有点冷,我躺在沙发上也不会觉得冻。

平时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宅在家里的人,但是此刻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觉得有点孤单。

我躺在沙发上,业主群一直都是很活跃的,我有好长时间都没有过来看了,发现他们都在讨论郑老爷子家里的事情。

“听说七楼郑老爷子他们家也要把东西搬走了。”

“是啊,他儿子明天下午的飞机,过来给他收拾东西。”

“这都多久了,怎么才想起来要收拾东西呢?”

“不久啊,郑老爷子刚去了没多久,他儿子回来给他收拾东西也正常,七楼胡家不也是收拾了东西搬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