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426节(1 / 2)

八零年代女首富 金面佛 2578 字 22小时前

可她心中烧着邪火,她就咽不下这口气。

江南服装厂她忍了,因为跟对方合作利润更高,而且一时半会儿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其实没那么简单。

但雨具厂,她还真不惯着对方了。实在受够了这帮家伙的嘴脸。

周秋萍打电话给杜仲:“不用再找太阳厂,从今往后,他家的生意我们不做!”

杜仲担忧:“那现在我们找哪家厂?”

之前他们主要往新疆供货,那边气候偏干燥,语句的需求量也不大,太阳厂就能供应货。

唉,说实在的,最近他们早有感觉,就是自从《厂家直销》停播,以前合作过的厂商态度越来越微妙了,好像他们是还没被关进大牢的罪犯一样。

周秋萍沉吟:“我来想办法。”

她方向明确,直接找供销社问对方雨伞、雨衣和雨靴都是从哪进货的。

供销社主任惊讶:“你要给我们推销吗?哎哟,那个,不要了,我们就这点销售量。再说是老合作的厂,不是什么大厂,但货不错,价格也公道。”

周秋萍耐心听对方说完:“反过来了,我是要给它家推销。既然你把它夸成一朵花,那我要看看货。如果好的话,伞、雨衣跟雨靴我都要。”

第354章 从银行贷款

周秋萍把所有的贸易合作伙伴都捋了一遍。

愿意继续合作的, 留在名单上。不想冒这个险的,大家一拍两散,谁也别绑架谁。

这个捋的过程倒是意外拓展了她的货源渠道, 叫她发现了好几家发展的很不错的乡镇企业。

作为典型的气候企业, 乡镇企业是随着政策的松和紧发展好与坏的。能够在高压中还顽强生存的企业多少都有两把刷子。

而周秋萍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个体户,她真心希望乡镇企业能够蓬勃发展。

出去打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跟出国也差不多, 都是背井离乡, 能混出头的永远是少数。最早一批农民工过的日子,她经历过,难听点讲,叫连狗都不如。谁都能欺负你。

乡镇企业发展好了,却能让农民更有尊严地改善生活,经济发展推动的思想进步又能惠泽更多的农村人, 无论男或女。

最重要的是乡镇企业同样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下成长, 更加现实, 完全没有仗着身份就下巴看人的概念。他们狡猾又现实,只要能挣钱, 这买卖他们就做。

在乡镇政府和供销社联名担保下, 样品获得了外商认可的乡镇企业的大批货终于到了周秋萍手上。大家达成了新贸易伙伴关系。

五月份的第二个礼拜二, 周秋萍发出了目录要求的最后一批货。与此同时,1200万美金的真丝衬衫货款也到了她的账上。按照现在官方汇率,这一单生意她净赚了差不多四倍。

不过倘若单纯从一单生意上判断, 她也谈不上大赚,因为从进入五月份起, 深圳的股市疯了。

也不知道究竟是谁传出来的, 说政府要整顿股市, 停止发行新股。这话一入了耳, 原本就暗潮汹涌准备好好抢一批新股的资金瞬间涌入了老五股。接着股票就跟深圳的气温一样,其他地方岭南以北还是春天呢,他们已经火热入夏,温度蹭蹭往上跑。

去年还冷冰冰乏人问津的股票瞬间变成了香饽饽,交易网点外面人山人海,所有人都往里面涌。柜台上的报价已经没了现实意义,因为大家认准了股票会涨,几乎已经找不到人出手。

这会儿匆忙涌过来的新股民想买股票怎么办?不管你是普陀山的和尚还是凑了全村人钱鏖战股市的村长,唯一留给你的选择基本只有外面的黑市。码头买进,车站出手,所有人都在炒股票。他们的出售价格,是柜台报价的两倍甚至三倍。

即便这样,还是有人咬牙挤进去买。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赌赢了,这波在黑市上买股票的人最后都赚了。

陈自强也疯了,乐疯的。

他以18块每股从周秋萍手上买了深发展股票,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场外价格就飙到了30块一股,他能不高兴吗?而且不仅仅是深发展,他跟着周秋萍用为她买股票提取的佣金购买的其他几支股票也涨了,就跟开水锅一样翻滚。

这一回,他绝对能赚取千万身家。当初从家里借的钱,别说连本带息了,估计翻倍他都能还。

“周经理,你是要继续在场外收股票还是打算出手?”他笑嘻嘻道,“现在你卖出的话,肯定能赚好几千万。”

周秋萍谢绝:“我不卖。”

陈自强的失望只有一瞬,因为现在大家都看好股票啊。甚至有顺口溜说专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捂在家。所有感觉自己赚到了出手卖了股票的人都在后悔呢,因为股票一天一个价。

“那你打算再吃进?”他不介意再多赚取份佣金,又滔滔不绝地推销股票,“你现在买肯定赚的,三月份海城的那位书记在香港说海城证券交易所今年肯定成立。深圳股市跑在海城前面,要成立也是深圳先来,股票很快就会继续大涨的。”

周秋萍赶紧喊停:“等等,今年成立?这消息可靠吗?”

“当然可靠。”陈自强信誓旦旦,“三月份在香港说的,好大的口气。”

周秋萍想说人家以后是总理,你还觉得人家口气大吗?

她瞬间兴奋起来,到了一定级别的官员说话绝对不可能张嘴就来。即便现在海城毫无准备,但上面说了今年要把这事办起来就绝对能办起来。这就叫集中力量办大事。

对,她要继续买股票,但不是在深圳,而是海城。

周秋萍匆匆表态自己不卖也不买深圳的股票之后,就跟陈自强道别,搞得金融专业的大学生满头雾水,一时间怀疑自己的推测错了,后面鹏城的股票其实不会大涨。

不管不管,不大涨也会小涨,反正亏不了。

他信心十足,又投入到股市风云中去。

周秋萍则联系了侯晓斌跟吴康,询问海城的股市。

说来也有意思,深圳都火成那样了,海城的股市却冷冰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海城距离香江太远,而疲软的经济形势让大家愈发谨慎。反正现在海城老百姓专注搞国库券的有,炒猴票的也有,但大家对股票都没啥兴趣。

侯晓斌兴致勃勃:“周经理,你要不要出手猴票?现在价格涨上去了,有人出50块钱买呢。”

当初周经理购买的时候,差不多是30块钱一张买进的,现在涨了2/3的价格,投资回报率真高。

他又忍不住在心中懊悔,假如当初他们也投资邮票的话,肯定能大赚一笔。

周秋萍在心中暗暗想,这才哪到哪儿啊?比起猴票的天价时代,压根就不算什么。

她开玩笑道:“不卖,我要留着当传家宝。我只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