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难办但也不难办……卫青已年近半百,身体时好时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至于霍去病……我不相信陛下在经历过被我们联名上奏‘请’他立刘姣为皇太女这件事情以后对他们夫妻依旧存在绝对信任!只要陛下对他们夫妻生出猜忌之心,大事就成了一半!”
“说得有道理!蝗灾让百姓怀疑陛下,而我们让陛下怀疑霍去病……如此一来,我们起事的时候, 陛下既没有民心又没有将军,拿什么和我们斗!”
谈到这里, 诸侯王们忍不住开始期待蝗灾,越早出现越好!越严重越好!
……
被勒令在封地思过的燕王刘旦也收到了李令月的提醒可能发生蝗灾的信函。
和大部分诸侯王一样,刘旦看完信函就把信函扔在一边,不屑一顾。
“秋天怎么可能发生蝗灾!愚民无知,恭维她是大禹转世,她还真以为她是上古圣贤君主再世能够未卜先知?呵!”
“殿下,燕地历史上确实曾经发生过蝗灾——”
负责燕国境内农业相关工作的几个官员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历史上发生不代表今年也会发生!蝗虫是天灾!天灾是天意!天意怎么能预测!荒唐!”
刘旦口气非常强硬。
燕国官员无奈,捡起被扔地上的信函,哀求道:“殿下可以不屑长公主殿下的信函内容,但她如今贵为皇储,地位本就在殿下之上,何况殿下早已被陛下厌弃……臣等恳请殿下将信函收好,以免闲言碎语传到陛下耳中。”
“难不成父皇还会因为我把四皇姐的信扔地上就削减我的封地?”
刘旦感觉可笑。
燕国官员见无法说服刘旦,只好将信件收入袖中,预备等刘旦消气后再次劝诫。
等待刘旦消气期间,负责农业相关工作的官员注意到长公主殿下的信件中建议用养鸭吃虫卵的办法预防蝗灾,一番讨论后无不觉得这个办法即便无效也不会造成浪费,毕竟鸭子肉质鲜美,鸭蛋也可作为鸡蛋食用。
“姑且试一试吧!万一有用呢?”
……
……
各地诸侯王和郡县太守因为李令月的预防蝗虫公函而各自思量的同时,长安城内,科举即将开始。
学子们收敛呼朋引伴高谈阔论的雅兴,或是躲在屋里彻夜读书,或是捧着书卷站在太学外等候大儒名士,也有学子听说太学对面的女子学堂内有见识不凡的女师长,怀着不耻下问的傲慢心态与女子学堂的女学生们攀谈,却在聊聊数语过后被折服,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