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要额外恩泽于他?”李令月问。
刘彻道:“朕只是有这份心思,具体怎么做,将来你自行决定。”
“儿臣遵旨。”
李令月领受命令。
她听懂了刘彻的暗示:刘据偏心次子刘畅,有意立刘畅为南王太子,此事虽是宗族家事,传扬出去难免惹来天下人的非议,若她登基后以宗室恩泽之名为刘进封王,不仅能以此举收获天下人的称颂,让宗室相信她是真正的刘家人,也在实际意义上将刘进拉入自己的阵营。
不管怎么说,刘进都是皇长孙。
见女儿领受自己的暗示,刘彻满意地点了点头,让内臣们将评审过后判定为优秀的殿试答卷呈上来。
“喏。”
内臣小心呈上早就分门别类堆放好的殿试答卷,禀告道:“此次殿试,前两道题目,试子们的回答各有各的精彩,唯独最后一题……”
“最后一题全部答得不行?”
“几乎全部答得不行。”
内臣压低脑袋:“因此我等斗胆,将此次殿试收获的答卷分为三类,一类是前两道题目回答优异者,一类是第三题回答优异者,最后一类是三道题目都回答可圈可点着。”
“你们还真是……”
刘彻不满地挥挥手,让内臣将第三类答卷呈上。
“喏。”
内臣侧身,把唯一一份对三道考题都认真、详实回答且阐述内容颇有可取之处的卷子呈到刘彻手中。
“就一份?”
刘彻诧异。
“陛下,臣等罪该万死,臣等——”
“闭嘴!朕不想听推脱之词!”
说话间,刘彻皱着眉头展开唯一勉强符合他对人才的要求的殿试答卷。
第186章 自视甚高的读书人
按规定, 殿试结果出来后,只有前十名有幸入未央宫觐见皇帝, 在皇帝和百官面前阐述自己对国家的看法,回答皇帝及群臣提出的问题,表现最优异者定为前三名,得到朝廷的嘉奖和皇帝授予的官职,其余七人也会在觐见结束后一个月内陆续得到任命。
因此,所有有幸参加殿试的试子虽大多在拿到卷子那一刻就因为题目内容而心凉半截,但他们内心深处始终存有一份侥幸,希望答卷内容能够打动考官,有幸入选前十, 让自己可以再次进入象征着至高权力和荣耀的未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