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王们庆幸地暗自嘀咕。
他们虽然对刘姣被立为皇太女一事颇有怨恨,但每次看到刘姣将要面对的强劲对手时,心中却总会生出窃喜得意,为自己不必面对难题而窃喜,为可能看到刘姣失态犯错而得意。
当然,以上种种龌龊情绪都必须藏在心底,决不能被刘姣发觉。
诸侯王们自以为是的想着,搭配刘故的节奏,一起真真假假地哭泣。
……
……
参加葬礼的人们各怀鬼胎的同时,孝武皇帝下葬所需的海量随葬品和皇太女新君登基所用的物品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主持这些事情的是二十多年来走路步伐始终保持一致的霍光以及从少年时就因为擅长心算得以选入未央宫为侍中的桑弘羊。
桑弘羊一向计较,时常为了大额国库开销和包括大将军在内所有臣子争论不休,然而这一次,他却罕见地保持了沉默——凡霍光认为可以用于陪葬或是新君登基的物品,不论造价多贵,桑弘羊都予以批准赞同。
如此筹备整整一个月,孝武皇帝终于正式下葬茂陵,包括诸侯王在内数以千计的大汉权贵穿着素缟衣裳组成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从茂陵一直排到长安,葬礼所耗钱财更是数以亿计。
光是茂陵周围用于掩埋不那么珍贵的随葬品的随葬坑就挖了三百多个,更不必说海量的随孝武皇帝一起长眠茂陵地宫的珍奇之物。
何况,高大如山丘的茂陵在筹划时就以茂陵地宫为中心在地上营造了大量亭台楼阁建筑,所有的楼阁内都堆放宫廷用品,庭院内豢养孝武皇帝生前喜爱的奇珍异兽……
葬入茂陵的奇珍异宝如此之多以至于下葬结束后还需安排数千人的军士队伍在茂陵周围日常巡查守护,严禁闲杂人等闯入,打扰孝武皇帝安宁。
而参加葬礼的大汉各属国使者看到孝武皇帝下葬时作为陪葬的奇珍异宝竟如此之多,也无不被大汉的富庶与奢华震撼,自叹弗如。
……
……
通常情况下,先帝去世,新君登基,一整套流程应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但因为将要登基是有史可考以来的第一位皇太女,不能生搬硬套皇太子登基流程,因此直到孝武皇帝葬礼结束的第三天,新君才正式登基。
这么长时间的筹备,除登基流程和物品需根据登基者的性别做一定调整外,也和朝廷内外某些反对者依然蠢蠢欲动有关。
例如对此事始终心怀不满满腹牢骚的诸侯王们。
为防他们在登基当日做出不合礼节的事情,霍去病紧急提升长安城的戒备防守标准,加强诸侯王们在长安住处的监视管控,监督他们的私下聚会——霍光曾奏请下旨禁止诸侯王私下聚会,但李令月认为堵不如疏,与其将他们软禁宅邸导致他们感觉性命受威胁不惜做困兽之斗,不如通过监视他们的聚会宴请,挖出最可能采用激烈手段对抗自己的反对者。